百万工业APP需要恶补”制造业普通话”
发布时间:2020/02/25 新闻动态 浏览次数:3011
百万工业APP需要恶补”制造业普通话”
中关村巨加值科技评价研究院总价值师 巨建国
2003年的”非典”,让消费互联网茁壮成长。这得益于秦始皇”统一语言文字、统一度量衡”几千年被大家所惯用。现实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,很容易搬上网放大;2020年的”新冠”,能否让工业互联网茁壮成长呢?工信部2020年2月9日下发的支持中小企业”复工”6方面20条措施,80%以上都是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的。同理可证,关于制造业发展的上千个文件,80%以上都是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的。但为什么没有实现呢?因为缺乏一套”统一语言文字、统一度量衡、统一知识价值计量、统一按知分配”等制造业普通话!本来工业互联网是可以”鹤立鸡群”的,但由于缺乏制造业普通话而”沦为”互联网功能。恰恰是阿里、腾讯的互联网功能在”新冠”期间排上大用场。这值得我们搞工业的人深思!
工业互联网的生态:一是高速公路。华为的5G一马当先;二是汽车。索为的APP紧随其后;三是车上的内容。巨加值的企业15类供需”标准化表达、智慧化对接、实时化交易”步步为营;四是交通规则。中电科云网的知识技术”计量单位、评价标准、交易规则”呼之欲出。
在这四个层面中,我们唯独没有重视企业15类供需”标准化表达(制造业普通话)”的问题。这项工作需要”线下”来做,是短板、软肋和弱项,也是工业基础能力的基础能力,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一个制造业企业,互联网只解决”料”的供需”标准化表达”问题,工业互联网要解决”人机料法环、知力功率效、权责利职绩”15类供需的”标准化表达”问题。这就是工业互联网解决现实问题的难度。我认为:没有制造业普通话,工业APP就是”专家放到架上的鸡”。有制造业普通话,工业APP就是”飞到架上的鸡”。下面我提出13个具体建议:
一、试点并推广《企业治理通则》
按照”将制度优势转化成为治理效能”的要求,试点并推广《企业治理通则》。春节前,我给熊群力董事长打报告,熊群力董事长批示这是一件大事要办好。该通则是在美国2006年颁布实施的《联邦企业体系结构框架FEAF》的基础上创建的。能够让4000万大中小微企业讲一套制造业普通话,能够让企业”产品链+产业链+供应链+价值链+技术链+创新链”六链用六维一体化的《技术报表》表达和贯通,类似《财务报表》。先解决企业内部供需”标准化表达、智慧化对接、实时化交易”的问题,自然解决企业之间”计量单位、评价标准、交易规则”的问题。假如都能够掌握这套标准,今天会议就不仅仅是产品供需,而是知识供需、技术供需、人才供需、资金供需等20多种供需,都可以在工业互联网上实现。工信部和国资委有责任让这个企业标准尽快”长”成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。我们按照新长征的”雪山、草地、腊子口”的要求,建立了企业”数字化转型”路线图,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套抓手。
图1 企业”数字化转型”路线图
二、试点并推广”企业体检医院”
按照国资委对标”世界一流企业”的要求,很多企业找不到实体对标企业,我们将《企业治理通则》转化成为一套企业体检指标体系,可供任何一个企业”虚拟对标”。类似医院的体检报告。共有制度指标体系、技术指标体系、经济指标体系三套72个指标,每套指标24个,量质效三个层面各8个指标。企业只要上网花费半小时填报,就能得到一份体检报告。每一个指标都有世界一流企业的标杆值和范围值。共有4(大中小微)×4(OECD的高技术密集度、中高、中低、低)=16类范围值,企业可分别选取对标。满分1000分,华为得分600分,一般企业得分不足200分。我们将华为花十几年十几亿十几个咨询公司做的一套核心竞争力,我们量化为72个指标,您可以花较小的成本达到华为80%的效果。企业复工,就像人康复一样,需要全面体检,再确定康复方案。
三、试点并推广”企业体检报告”
按照”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”的要求,支持金融机构投贷决策在原征信报告、尽调报告的基础上,增加一个《企业体检报告》。现在企业不愿意给金融机构看健康状况,金融机构在看不到健康状况的时候就坚持”抵押”,双方就”杠”上了。解决这个僵局的出路只有一条:制造业企业主动提交《企业体检报告》。我们目前已经在为几家金融机构出这种体检报告。
四、试点并推广”金制指数FMI”
按照金融业和制造业”共生共荣”的要求,建立金制指数FMI监测机制。去年给工信部做《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研究报告》时,我们创建了一个金制指数(FMI=金融业利润率/制造业利润率),得到工信部财务司的肯定。基本上能够反映 提出的”共生共荣”生态改善情况。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大环境。
五、试点并推广”18类工具体系”
按照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抓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”标准体系、指标体系、统计体系、评价体系、考核体系、政策体系”六大工具体系和2018年国办《关于深化项目评审、人才评价、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》,我们构建了6×3=18类工具体系共171个工具。 “高速增长阶段”遗留下来的工具占比47%,”高质量发展阶段”尚须创建新工具占比53%。高速增长阶段遗留下来的工具体系,颗粒度还太粗,看”总量增长”可以,但看”此消彼长”难,更无法区分”量质效、短板软肋弱项、不平衡不充分不给力”的情况。
六、试点并推广”新标准体系”
国发[2015]13号文件《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》提出三大问题:一是标准缺失老化滞后,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转型的需要;二是标准交叉重复,不利于统一市场建设;三是标准体系不够合理,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。2018年新的《标准化法》实施了,但目前企业的标准体系还是原来的。我们根据新标准化法创建了新的标准体系,基本上可以支撑企业从工业2.0到工业4.0。标准体系=技术标准(基础类+产品类+方法类)+管理标准(管理A类/文字要求类+管理B类/架构要素类+管理C类/评价指标类)。在该公式中,目前的短板是”方法类、管理B类、管理C类”标准,也是工业APP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七、试点并推广”全面创新管理体系”
20世纪80年代,在极大的质量压力下,美国工商界对质量活动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兴趣,创建TQM(全面质量管理体系)和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,使用企业各项指标提升25%。
21世纪20年代,在极大的创新压力下,中国工商界对创新活动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兴趣,我们创建TIM(全面创新管理体系)和《企业治理通则》,试点企业各项指标提升25%。2018年国资委绩效考核与分配工作会议,试点单位现场介绍经验。
高速增长阶段,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功不可没。但中国企业经过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数量最多,但品质指数基本上都在3σ徘徊,意味着销售收入的30%用于补偿、修正和浪费。品质指数能够达到6σ的企业,意味着销售收入的5%用于补偿、修正和浪费。两者之间差距25%的利润率。我们制造业企业品质指数达不到6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管理人才、技术人才、技能人才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隐性技术显性化,更深层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”按知分配”。很多企业不愿意拿出工资总额的5%用于”按知分配”,可愿意将利润率的25%消耗掉。世界一流企业,基本上实现”隐性技术显性化、显性技术软件化、软件技术交易化,交易技术知本化”的工业4.0的思维方式,让品质指数达到6σ。
八、试点并推广”按知分配”
按照中发[2016]35号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》的要求,我们研究建立了一个全分配模型=按劳分配(30%)+按知分配(40%)+按资分配(30%)。但目前制造业企业按资分配高达69%,按知分配不到1%。很多企业在薪酬结构中根本没有设计按知分配,不是企业不愿意拿钱按知分配,而是由于缺乏对知识的”计量标准、评价办法、交易规则”,又将按知分配的钱再按照岗位分配,失去薪酬结构的意义。我们已经在航天科工深圳工研院、航天科技11所、上海威派格等企业试点,效果明显。
九、试点并推广”知本金”制度
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新《企业会计准则》,科目312105为企业发展基金,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等活动。但在该科目下,目前制造业企业只有”公积金、公益金”。我们研究探索在该科目下设立一个”知本金”,专门用于制造业企业”按知分配”。”知本金”是指企事业单位,为了激发内部创新活力,提升按知(知识、技术、管理等)分配的比重,在财务报表”企业发展基金”项目下单列的一个子基金(简称知本金)。该”知本金”是介于薪酬性收入和股权收入之间的一种分配状态,具有多种转化功能。凡是设立知本金的企事业单位,每年转入知本金的额度,可以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。2018年在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的支持下,西安市财政局先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解决试点企业税前加计扣除。
十、试点并推广”隐性技术显性化”制度
世界一流企业,5万人可以在一个网上研发,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取得的任何”微创新”,都能够实时”有偿共享”。中国一流企业不但做不到,而且正在朝反面走去:一个办公室邻座的人都无法”共享”,何谈开放式创新,这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个”千里之堤”上的无数”蚁穴”。
原因只有一个: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,导致微观创新生态恶化。这个差距就注定了中国一流企业用”优秀的人”与世界一流企业用”优秀的体系”对抗,输赢不言自明。这个问题必须解决。一个人什么时候才会创新呢?只有当一个人的隐性知识被”强制(政策赎买)”显性化后,这个人就失去”优势地位”。他为了保持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待遇,就必须创新。假如企业内部实行知识产权保护,谁的技术被”共享”的次数越多,谁得到的奖金就越多。情况马上”反转”,很多人就会”抢注”。这就是制度早就人才。我们已经在企业试点,效果很好。
现在的企业,基本处在”用留人的办法留技术、肥水不流外人田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、肉烂在锅里”的用硬件定义制造业的阶段。员工与企业之间缺乏一种技术交易体系,一套制度体系是按照工业1.0-2.0设计的,一个人在企业的地位取决于离不开这个人,个人隐性技术大于显性技术,企业越危险;世界一流企业,任何一个员工进入企业,5-8年时间,基本上能够将一个人的隐性技术全部显性化,并形成工业软件。任何人离开,对企业都没有重大影响。一套制度体系是按照工业3.0-4.0设计,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体系非常完善。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显性技术的多少,法人地位越稳固。
对于一个人来说,都会最大限度地确保隐性技术,以提升在组织中的地位,确保既得利益。但能显化而没显化的技术会成为再创新的桎梏。当一个人的隐性技术显性化后,就会感觉到自己失去绝对优势。为了确保在组织中的地位,就必须继续创新和钻研,这就是创新的原动力;对于一个企业来讲,应该通过有组织地激励员工将个人隐性技术变为组织的显性技术,让其从中得到利益和荣誉。组织应最大限度地提升组织的显性技术,以提升组织在同类组织中的地位,确保技术创新的加速度。我们应该帮助企业解决这些微观层面的问题。
十一、试点并推广”技术报表”制度
能够自动按照月度、季度、年度提供一套类似”财务报表”那样的”技术报表”,并建立一套”技术报表分析报告和制度体系”。能够通过这套技术报表,实时动态地了解和掌控每个”在研项目”的技术成熟度、距离货架产品有多远、有多少技术风险等诸多要素,实时动态地计量和考核每个法人、团队、个人在每个科研项目上的技术增加值(TVA),这些数据可以与项目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挂钩。全部规则都应公开透明,可避免个人进入技术黑洞,可避免企业进入技术死亡谷,可避免”拖降涨”。一套”财务报表”的最大价值是能够将所有的”经济行为”变成数字来运算,因果可查;一套”技术报表”的最大价值也是能够将所有的”技术行为”变成数字来运算,因果可查。一个企业法人,可以通过”企业财务报表”推进企业的资本管理,也可以通过”企业技术报表”推动企业的知本管理。工业互联网应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新的注脚。
十二、试点并推广”技术交易”补贴制度
明确技术成熟度4-7级为研发活动与推广应用之间的鸿沟,凡是落在4-7级的”共性技术”,政府科技专项优先考虑,并补贴4-7级经费的30%。但行业协会平台应投入,政府才会跟进。凡是愿意体检并能够描绘本企业的深度学 曲线,并且指标连续三年优化提升且每年在15%的,均可得到政府技术创新指标提升”苦练内功”补贴和享受”创新劵”抵扣。
十三、试点并推广索为”项目监理”制度
索为作为民营企业,为了确保国家科研项目的效果,聘请第三方监理监督自己和联合申报企业,发布《工业APP生态建设项目监理实施指南》,这种做法值得工信给予肯定,并试点推广。
上述13条建议,都是我提出并且有应用案例的。现在到了该全社会推广的时候了。工信部和国资委的领导:我们不要被工业门类最全和制造业规模第一冲昏头脑,工业4.0就像攀登珠峰,中美几乎同时布局,但从两边攀爬。上半场:美国一路”领先”,中国暂时”跟班”。远看好似”比肩”,近看才知”差圈”;下半场:中国”凤凰涅槃”,”治理通则”领衔。落实”按知分配”,脖子”才会变短”。我们不能还沿用”生产脖子”的方法来解决”卡脖子”的问题,我们不能用昨天的武器参加明天的战斗!我们要想让百万工业APP发挥作用,需要工信部推广”制造业普通话”。这是欧美日国家都走过的艰苦历程,也是基本功,不可逾越!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肌肉,只能依靠自己苦练,不能依靠”贴膘”。